首页 >> 窗外风景
凤凰花开时 扬帆千万里 || 祝贺团队10名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17:18

529-30日,团队10名研究生迎来了毕业答辩。


赵文雅  2021级博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温度对饮用水中细菌抗生素抗性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导师:于鑫 教授

文雅的研究聚焦于温度对饮用水中细菌抗生素抗性进化的影响,以及细菌获得抗性后,温度对抗性持久性和抗性传播的影响。实验主要通过模式菌株大肠杆菌K12进行,探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理想条件和多种贫营养条件),不同温度单独及其联合抗生素共同作用时细菌抗性进化的偏好性和机制。同时,通过生态位宽度的变化,探索进化各阶段抗性菌株在不同温度中适应度代价的变化。并进一步阐明了温度上升对余氯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扩散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Research分别发表学术论文1篇。

毕业后,文雅将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李浩然  2021级博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基于非靶标分析的生活污水处理与光解过程中DOM以及遗传毒性的转化规律研究

导师:于鑫 教授

浩然的研究针对污水处理厂中DOM的组成、转化规律及其诱导的遗传毒性展开,结合非靶标分析以及两种遗传毒性评价方法,系统探讨了生活污水不同处理阶段DOM的组成特征及遗传毒性的变化趋势。同时,比较了污水厂消毒出水与天然水源水在DOM组成及毒性上的差异,深入揭示了污水出水中遗传毒性更高的潜在原因。最后,通过太阳光模拟实验,明确了太阳光照对污水消毒出水中DOM组成与毒性去除的作用机制。读博期间,浩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篇。

毕业后,浩然将到南京工作。


吴姁  2021级博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阳光再生吸附剂的选择性提锂机制及离子筛分行为研究

导师:区然雯 副教授

吴姁的研究针对现有锂离子吸附材料使用酸//盐再生、稳定性较差或吸附容量较低的问题,创新性地将光异构体螺吡喃-丙烯酸酯(SP)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相结合,提出限域筛分、孔径优化、基团调控和功能拓展递进式设计策略,成功开发出兼具高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和绿色再生特性的光响应MOFs新型吸附材料,突破传统吸附技术再生方法。

读博期间,吴姁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

毕业后,吴姁将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张圣琪  2022级博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典型抗癌药在氧化水处理中的转化机制及次生风险研究

导师:冯明宝 副教授

圣琪的研究系统揭示了典型抗癌药甲氨蝶呤在氯化消毒、高价铁锰和过硫酸氢盐氧化中的反应动力学、转化机制和次生风险,并对现有新污染物转化产物综合风险评估框架进行总结和优化,为深入阐明抗癌药等新污染物转化过程及其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研究生期间,圣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Water Research 等环境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9篇。

毕业后,圣琪将在厦门工作。


陈晨岚  2022级硕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海藻酸钙-BSA基模式铜绿微囊藻聚集体的制备及性质验证

导师:于鑫 教授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常见水华蓝藻,在实际环境中主要以聚集体形态存在;而实验室研究常以单细胞M.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这一差异可能会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造成重要影响。晨岚的研究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以海藻酸钙和牛血清蛋白为框架,通过滴注法制备条件可控的模式蓝藻聚集体,并系统评估其生长活性、营养盐吸收特性及灭活动力学,以期为蓝藻水华的研究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实验对象。

读研期间,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发表论文1篇。

毕业后,晨岚将回到家乡莆田工作。


罗紫琪  2022级硕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极端降水对饮用水O3-BAC工艺微生物学安全性的影响

导师:于鑫 教授

紫琪的研究从实际饮用水厂出发,通过基础水质监测,探究饮用水厂在日常气象条件和极端降水期间的处理效果。而后在实验室搭建中试装置,通过模拟不同极端降水场景,探究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极端降水期间的强化处理能力。最后比较了不同的消毒方式在极端降水期间对细菌总数的控制效果,并评估了潜在的微生物风险。研究为饮用水厂在极端降水期间选择和完善深度处理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毕业后,紫琪将回家乡龙岩发展。


张子锟  2022级硕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基于厌氧氨氧化的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开发、机理研究及中试应用

导师:张彦隆 副研究员; 区然雯 副教授

子锟的研究聚焦于Anammox工艺的启动策略优化、碳氮协同去除及冷冲击应对,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一段式PN/A工艺启动策略;探究了PD/A工艺实现老龄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与rDOM协同去除的性能与机制;最终构建了中试规模PD/A-PN/A集成工艺,并揭示了在冷冲击下其脱氮性能变化规律与适应机制。为老龄垃圾渗滤液高效低耗地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推动Anammox工艺在复杂污水场景中的实际应用。

毕业后,子锟将到江苏镇江工作。


徐舒怡  2022级硕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介电效应对电中性纳滤膜离子截留过程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研究

导师:赵阳莹 副教授

舒怡的研究聚焦于纳滤分离机制中的介电效应,通过制备具有不同孔径和等电点的纳滤膜,结合数学理论模型,拟合膜表面电荷为电中性时对离子及新污染物的截留过程,系统解析了低荷电纳滤膜中介电效应对离子传输过程的关键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阐明了其对离子分离特性的调控作用,为低荷电纳滤膜在离子选择性分离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见解。

毕业后,舒怡将回到福州工作。


黄向滨  2022级硕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基于泡沫铁的电化学还原系统构建及其含氧酸阴离子去除的传质强化机制研究

导师:曾华斌 助理教授

向滨的研究聚焦于电化学还原技术在含氧酸阴离子废水处理领域的前沿应用,围绕泡沫铁电极的电化学催化机制及其工程化拓展开展研究,解析了泡沫铁电极上的自发电化学传质强化机制,并基于浓度富集强化传质设计了一种电化学还原耦合工艺,分别在实验室和电镀废水厂开展实验,为含氧酸阴离子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

毕业后,黄向滨将回浙江发展。


崔璨璨  2022级硕士生

————

毕业论文题目:电子响应型载体调控原子级钯催化剂用于甲烷催化完全氧化机理探究

导师:汪婷 副教授

璨璨的研究围绕载体电子调控-活性位动态响应协同策略,从原子尺度阐明载体Ni掺杂诱导的Pd电子结构优化机制及C-H键活化路径确保了活性位点在催化循环中的持续再生能力,结合非原位、(半)原位表征技术、DFT理论计算和实际场景应用测试(涂覆模拟尾气测试、LCA)等,系统揭示了催化剂中载体Ni/Co比例调控在甲烷催化完全氧化中的构效关系及性能优化机制。该研究为开发高效、低贵金属负载的甲烷催化氧化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清洁能源应用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毕业后,璨璨将回到郑州工作。

答辩现场,各位评审老师分别针对同学们的论文内容提问,并给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最终专家们经过讨论研究一致决定:十位同学均通过答辩!


Top